中國有約 4 萬艘漁船、10 萬輛車安裝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設備,但在推廣上的最大瓶頸在於晶片價格。相對於 GPS 系統,北斗終端設備的晶片成本較高,若能夠廣泛生產並普及的話,則價格可望降低。
正式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被稱為北斗二號,是中國的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,英文簡稱 BDS,曾用名 COMPASS,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」一詞一般用來特指第二代系統。此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目標是對全球提供無源定位,與全球定位系統相似。在計劃中,整個 系統將由 35 顆衛星組成,其中 5 顆是靜止軌道衛星,以與使用靜止軌道衛星的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兼容。其總設計師為孫家棟。
北斗從其試驗系統開始就有其軍事目的,其正式系統也是一個軍民兩用的系統。項目的主要參與者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、總裝備部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、中
國科學院、中國太空科技集團公司、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、國防科技大學。截至 2012
年,中國為試驗系統和覆蓋亞太的正式系統共花費了數百億人民幣,為了實現覆蓋全球的目標,還將投入四五百億以上。
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於 2004 年啟動,2011 年開始對中國和周邊提供測試服務,2012 年12 月27
日起正式提供衛星導航服務,服務範圍涵蓋亞太大部分地區,南緯 55 度到北緯 55 度、東經 55 度到東經 180
度為一般服務範圍。該導航系統提供兩種服務方式,即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。開放服務是在服務區免費提供定位、測速、授時服務,定位精度為 10
米,測速精度 0.2 米/秒,授時精度 50
奈秒,在服務區的較邊緣地區精度稍差。授權服務則是向授權用戶提供更安全與更高精度的定位、測速、授時、通信服務以及系統完好性信息,這類用戶為中國軍隊
和政府等。由於該正式系統繼承了試驗系統的一些功能,能在亞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技術所不能完成的服務,如短報文通信。
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計劃在 2020
年完成對全球的覆蓋,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、導航、授時服務,中國將發射大量的中地球軌道衛星,同時因為現有系統的衛星壽命也會到期,也將會在 2020
年前完成替換。中國將在 2014 年發射一顆試驗星,以驗證全球系統建設中的關鍵技術。